1. <p id="z90ov"><del id="z90ov"><xmp id="z90ov"></xmp></del></p>
      <acronym id="z90ov"><label id="z90ov"></label></acronym><object id="z90ov"><strong id="z90ov"><address id="z90ov"></address></strong></object>
      <track id="z90ov"><strike id="z90ov"></strike></track>

      1. 返回首頁
        信息公開 學習貫徹 監督檢查 審查調查 監督曝光 巡視巡查
        60715
        所在位置: 首頁 > 廉潔文化 > 香山廉韻 > 正文
        【三鄉鎮—鄭觀應故居】以廉行事 勤奮愛國
        發布時間:2020-07-01

        QQ圖片20200514145111.png

        鄭觀應(前排中)與家人合影

          鄭觀應故居位于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,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,是鄭觀應和兄弟為紀念父親鄭文瑞去世10周年而修建。

        QQ圖片20200514145500.png

        秀峯家塾

          故居坐北朝南,為硬山式磚木結構,前后兩進?,F故居門額鑲嵌一塊長2.35米、寬0.65米的石匾,楷書陰刻:“秀峯家塾”。屋內保存有木雕鏤空神樓、神臺,雕有人物、花鳥、獅子等,極富清代特色。

        QQ圖片20200701144300.png

        鄭觀應生平展示

          鄭觀應(1842年-1922年),本名官應,字正翔,號陶齋,別號杞憂生。祖籍廣東香山縣(今中山市)三鄉鎮雍陌村。他是中國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維新思想體系的理論家、啟蒙思想家,也是實業家、教育家、文學家、慈善家和熱忱的愛國者。鄭觀應所著《盛世危言》不僅對當時中國思想界產生巨大的影響,也直接影響了康有為、梁啟超、孫中山、毛澤東等一大批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的民族精英。

          在中國近代史上,鄭觀應和他的《盛世危言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?!妒⑹牢Q浴穼Ξ敃r中國的政治、軍事、外交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。清朝洋務干將張之洞讀《盛世危言》后評點道:“論時務之書雖多,究不及此書之統籌全局擇精語詳?!编嵱^應的愛國情懷、慈善思想、務實作風以及他的家風家訓對近代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        QQ圖片20200514145645.png

        鄭觀應故居入口處的《盛世危言》陳列

          鄭觀應的愛國情懷與其家風傳承密不可分。鄭氏家族是香山縣的書香世家。鄭觀應的祖父鄭鳴岐是一位“莫因善小而不為”的儒學之士,奉行的準則是“積金玉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守;積詩書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讀;不如積德以遺子孫”。其家訓的核心內涵是:德行為上,慈善為懷,勤儉樸素,吃苦耐勞,喜讀詩書,發奮上進,不貪富貴,以廉行事,胸懷天下,忠貞報國。

        QQ圖片20200514145734.png

        鄭觀應故居墻上掛有鄭氏家訓

        QQ圖片20200701144453.png

        位于雍陌上街95號之2的雍陌鄭公祠



        掃一掃關注

        中山紀檢監察微信

        中山紀檢監察微博